榆林资讯网

榆林大宝当全貌,陕西榆林大保当属于哪个县

榆林大宝当全貌逐渐呈现在游客面前时,这座陕北古城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四方来客,作为连接陕甘宁蒙的重要枢纽,榆林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,更在不断更新的旅游服务中展现着独特魅力。

榆林大宝当全貌,陕西榆林大保当属于哪个县-图1

历史遗迹焕发新生 镇北台作为明长城遗址中规模最大的烽火台,近期已完成最新一轮保护性修缮,据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第一季度镇北台接待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3.7%,成为陕北地区最受欢迎的历史景点之一,景区新增的数字化导览系统,通过AR技术还原明代戍边场景,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历史变迁。

红石峡景区在保持原有摩崖石刻风貌的基础上,于今年4月完成了游览步道的升级改造,新铺设的无障碍通道使老年游客和特殊人群也能轻松欣赏到“塞上碑林”的艺术精华,榆林市文物保护中心最新统计表明,红石峡现存北魏至清代石刻184处,其中近期新发现的可辨识题刻有3处,为研究古代边塞文化提供了新佐证。

自然奇观持续优化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作为2023年新晋的国家级地质公园,其基础设施持续完善,公园管理处2024年6月更新的信息显示,新建的观景平台可同时容纳200人观赏黄土峰林景观,且最佳观赏时段为每日上午9-11时,专业地质讲解服务需提前一日预约,每日限接待10个团队。

红碱淖景区的水质治理工程成效显著,根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7月发布的监测报告,湖区水质已由Ⅲ类提升至Ⅱ类标准,候鸟种群数量同比增长15.8%,新开通的环湖自行车道全长18公里,设有5个休憩站点,租车服务点增至3处,运营时间延长至晚间8点。

民俗体验与时俱进 榆林古城区的保护与活化工作取得新进展,2024年第二季度,古城内新增2家非遗工坊,分别展示陕北剪纸和泥塑技艺,榆阳区文化馆数据显示,每周六举办的民俗表演场均参与游客达300余人,较年初增长40%。

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榆阳国际机场2024年夏秋航季新增3条航线,通达城市增至28个,铁路部门7月1日起实施的新运行图,使榆林至西安动车组每日开行数量增加至15对,市内旅游专线巴士覆盖主要景点,最新运营时刻表已在“榆林出行”APP同步更新。

特色美食推陈出新 榆林老街餐饮店铺近期完成升级,28家老字号通过标准化改造,市餐饮行业协会2024年8月调研显示,羊肉面、炸豆奶等传统小吃的改良版更受年轻游客青睐,新开设的美食文化体验馆每周三举办制作工坊,需通过官方小程序提前预约。

住宿选择更加多元 截至2024年6月,榆林市区新增特色民宿7家,主要分布在古城周边,其中由传统四合院改造的“榆林小院”系列,平均入住率保持在85%以上,高端酒店方面,榆林国际大酒店最新推出的“边塞风情”主题套房,融合现代舒适与地域文化元素。

季节性旅游新亮点 根据榆林市气象局与文旅局联合发布的2024年秋季旅游指数,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为观赏黄土高原秋景的最佳时期,新开发的“金色榆林”摄影线路,串联起统万城遗址与无定河湿地,沿途设有6个专业摄影点。

智慧旅游全面升级 “畅游榆林”智慧旅游平台于2024年9月完成第二次升级,新增VR实景预览功能,平台数据显示,国庆期间通过线上预约的游客占比达78.3%,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,各主要景区均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,扫码听讲解服务使用率持续攀升。

榆林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,正在保护与创新的平衡中寻找着自己的发展节奏,当游客漫步在修旧如旧的古城街道,或驻足于崭新的观景平台时,能够感受到的是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,这种独特的旅行体验,正是榆林最具吸引力的所在,随着旅游服务的持续优化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榆林正以其真诚而质朴的方式,向世界展示着黄土高原的别样风采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